由上悅居項目施工的1#地下車庫建筑面積2.5萬㎡,地下兩層,板柱結構(局部框架),基礎類型為平板筏形基礎,底板厚度400mm,長寬尺寸為160.9m×97.600m,柱承臺厚度900mm,外墻厚度為300mm,頂板厚度分別為300mm、400mm。
面對原設計圖紙超長、超寬的地下車庫,需要采取后澆帶法施工,但是這樣一來,對地下結構施工增加了難度,后澆帶兩側支撐的重復支拆,增加了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和安全隱患。后澆帶劃分后,各塊體混凝土量仍較大(最大1500m³,最小800m³),致使塊體水化熱較高,溫差大,宜產生內部裂縫。整個車庫兩層板、墻后澆帶需要保留至60天才能封閉,封閉前后澆帶處宜漏水、掉落雜物,兩側混凝土鑿毛和清理較難,直接影響后續(xù)工序施工。
面對施工壓力,上悅居項目經(jīng)理部采取“跳倉法”施工的方法,一是解決了后澆帶兩側支撐的重復支拆,減少了支撐體系等周轉材料的投入,減少了混凝土剔鑿、垃圾清運。二是可將原設計后澆帶分割成的“大塊”合理的分為較小的“小塊”(最大900m³,最小400m³),而“小塊”可釋放本身的大部分收縮變形,減少約束,避免收縮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應力而產生的裂縫,經(jīng)過7-10d后,再封倉連成整體,剩余的降溫及收縮作用將由混凝土抗拉應變來抵抗,運用“抗放兼施,先放后抗,以抗為主”的條件,減少后期裂縫的產生。三是車庫的底板、外墻和頂板采用“跳倉法”施工將不再需要等60d才能封閉,后序工序如防水、回填土可提早插入施工,分倉之間可形成流水施工,從而縮短工期。
據(jù)了解,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,上悅居項目經(jīng)理部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團隊通過認真學習“跳倉法”技術規(guī)程和相關工法,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和“跳倉法”的優(yōu)點,向甲方提出了 “跳倉法”的建議,經(jīng)過多次交流,最終確定1#車庫整體改為“跳倉法”施工。
目前,上悅居項目經(jīng)理部嚴格落實“跳倉法”施工,確保在質量、工期、施工成本上取得成果,為今后實施“跳倉法”工程積累經(jīng)驗。(劉宇鵬)
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主樓工程
Main Vuilding of the Terminal 3. Capital Inrernationsl Airport
備案編號:京ICP備18037011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7483號